传媒扫描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昆明日报——穿过大半个中国来昆越冬 除了红嘴鸥还有黑颈鹤
2017-11-15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李双双
0
  

  “老雁鹅扯啊扯,就排成‘一’字;犁铧尖啊尖,就排成‘V’字。”

  昆明东北100多公里外的寻甸县横河梁子地区,当地老百姓把每年来此越冬的黑颈鹤亲切地称为“老雁鹅”。1993年,云南大学何晓瑞教授在寻甸进行野生动物考察时确定,被老百姓称为“老雁鹅”的,正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

  日前,《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6—2025年》(下称《总体规划》)获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这意味着,已经到此越冬24个年头的黑颈鹤们将有一个条件更好的越冬地。

  坐标 

  世界最南端的黑颈鹤越冬地 

  世界15种鹤类中,只有黑颈鹤生活在高原。它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全世界种群数量大约仅有11000只。由于数量少、分布区狭窄、性成熟迟、生育能力低等原因,黑颈鹤1989年被列为中国重点保护I级动物,199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1995年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I级,属于世界急需拯救的易危珍稀物种。

  寻甸,横河梁子。

  1993年,云南大学何晓瑞教授在寻甸进行野生动物考察时确定,当地老百姓口中的“老雁鹅”就是黑颈鹤。这一发现让他激动万分,“这将是黑颈鹤在世界最南端的越冬地。这也是昆明市唯一可以观察到黑颈鹤这一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群体的地点。”从昆明主城区出发,驱车两小时,就可以到达六哨、甸沙、金所三个乡接合处隆起的高山台地上的保护区核心区域。根据何晓瑞的观察记录,当时,共有300多只黑颈鹤在寻甸越冬。

  何晓瑞的发现迅速引起了业内关注。根据1994年至1995年冬季美国专家与云南省林业厅、云南大学、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的调查,在云南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在1600只左右,其中寻甸县有318只。国际鹤类基金会与云南省林业厅、昆明动物研究所于2001年至2002年冬季在云贵高原联合对黑颈鹤进行了一次同步计数,调查区域覆盖了17个已知或潜在的重点黑颈鹤越冬地点,调查结果显示,其中15个地点有黑颈鹤分布。2002年1月18日和19日,分别记录到3261只和3182只,其中到寻甸越冬的分别为84只、64只。

  家族 

  属东部种群 以家族为单位来寻甸 

  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君介绍,根据环志和卫星跟踪研究的结果,黑颈鹤分为西部种群、中部种群和东部种群三个种群。“寻甸是黑颈鹤东部种群的重要越冬地之一。从地图上看,位于昆明东北部的寻甸毗邻昭通、曲靖,这三个地方的黑颈鹤同属一个种群。”杨晓君推测,以家族为单位活动的这支黑颈鹤“部队”可能是偶然间发现了寻甸这个越冬的好地方,此后,每年来寻甸越冬就成了这支黑颈鹤家族的习惯。

  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群黑颈鹤通常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迁徙到寻甸横河梁子,到12月后数量基本稳定,翌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离开。这群警惕性特别高的鸟类通常在上午11点前和下午5点后外出觅食。

  落脚 

  寻甸沼泽化湿地满足栖息条件 

  这支黑颈鹤家族挑中的,是寻甸县中西部一块面积为142.4公顷的亚高山沼泽化湿地。沼泽化湿地为黑颈鹤这种警惕性极高的候鸟提供了完美的掩护场所、充足的食物来源。

  杨晓君介绍,黑颈鹤对生境的选择主要有3个因素:掩蔽物、水源和食物可获得性。掩蔽物,主要是夜间用于休息的居住地,根据观察,黑颈鹤越冬期间对夜间休息的生境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在十分隐蔽、有高矮适中植被的陆地或浅水湿地,以保证安全。水源:黑颈鹤舞蹈、理羽、饮水3种行为只发生在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中,要求的水源为明水,不能以露水或食物获得水源。食物的获得性:黑颈鹤为杂食性鸟类,在沼泽湿地中啄取禾本科、莎草科、灯心草科等植物的根茎,在耕地中取食昆虫、小马铃薯、荞麦、菜籽等。

  同伴 

  越冬不孤单 还有金鵰、白肩鵰做邻居 

  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六哨乡、甸沙乡、金所乡和仁德镇之间隆起的高山台地上,属高寒山区,是典型的切割山原地貌。独特的自然条件,让许多野生动物都把这里选作自己的家园,“保护区内共记录有陆生脊椎动物118种,这其中,受国家保护的就有77种。”该负责人介绍

  保护区内有黑颈鹤、金鵰、白肩鵰、黑鹳4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1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保护 

  养鱼囤食护湿地 只为引鹤来 

  如果从1993年何晓瑞确认“老雁鹅”身份开始算起,黑颈鹤来寻甸越冬已经有24个年头了。然而,尽管2016年来越冬的黑颈鹤数量有了增加,但相较于何晓瑞当年记录的300多只,这个种群的数量减少了200多只。

  据统计,近年到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维持在30只左右,2013年32只,2014年27只,2015年31只,2016年45只,总体数量上稳中有升。

  对此,《总体规划》分析:从整体看,保护区内环境质量水平尚好,未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但随着人口增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一些环境问题正日益凸显。

  “归根结底,黑颈鹤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它们提供足够的栖息空间,二是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杨晓君说。

  为了引来鹤、留住鹤,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2015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65.3万元,进行管护局修缮和溢洪道、生物土坝、挡水坝建设,并就野生动物肇事给予农户补偿。同年建成了大白龙海子湿地恢复工程拦水坝,将保护区5338.5亩商品林划为县级生态公益林,同时申报市级公益林。2016年,在核心区中8个海子构筑生物土坝12道,挡水坝塘提升了地下水位,延缓地表径流,湿地功能得到恢复。监测表明,黑颈鹤非常喜欢到浅水边活动,筑坝截水还引来了2只黑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50多只野鸭,其他野生动物也相继而来。

  今年,1000公斤本土鱼苗已经在新建的拦水坝塘内投放,长势良好;6000公斤土豆、2000公斤玉米和2000公斤荞麦也已经入库,越冬时,黑颈鹤可自行觅食,遭遇极端天气时,还有专人进行投喂。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