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首页 > 专栏 > 党风廉政建设专栏 >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第五党支部 冯晓丽“我在团队中的位置”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2017-12-15 来源: 作者:第五党支部 冯晓丽
0

  我从研究生求学期间进入团队,到目前为止,已经走过11个年头了。我所在的科研团队整体凝聚力比较强,科研气氛比较浓厚。当然,这与研究所大环境以及课题组良好的背景关系密不可分。研究所自建所以来,立足于云南省动植物资源多样性的基础,从进化、疾病等多个研究方向进行科研突破,对多个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我目前所在的课题组则是致力于猕猴神经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为人类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探究关键的机制。 

  课题组长组建团队之初,团队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深得课题组长熏陶,对于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首先通过夯实的文献知识去深度解读,然后在其他团队成员触类旁通的点拨下,对实验进行力求完美的设计以及不厌其烦的修正,同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凝练自己的科学思维,最终,自己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这是团队成员经历的共同之处,于我而言,作为团队中的一分子,自己的心路历程则要形象丰满的多。总体来讲,我在团队中的角色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求索、传承。这两个部分对于我个人价值的实现都是非常关键,缺一不可的,同时,这两部分时时刻刻都贯穿在我的科研生涯。下文中就这两个部分我具体谈谈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以及责任。 

  首先是求索,好的科研素养离不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稳固的知识框架,知识是需要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才能掌握的。对于求索,我觉得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都非常重要。在团队中,客观因素包括团队固定的例会、成员之间的日常交流、报告资源等等。信息来源多种多样,然而,想要将其内化于心,真正变成自己所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的知识,关键还在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涉及到上文提到的主观因素。首先渴望学到新知识,然后对于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也要勇于修正,同时还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方式,任何时候,任何方式,一旦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充足或者不够准确,那么就需要用怀疑和自我批判来发挥作用了。这种开放的心态对于科研工作是非常关键的,这种态度本身也是很科学的。 

  然后是传承,学科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前仆后继。如果说求索多数出于自己求知的立场,那么传承则更多的是从团队的角度出发来实现。传承首先是继承,然后是传授。随着团队规模的日益壮大,课题组长的心力更多的集中于项目申报等维持团队运作的方面。所以,团队组建初始课题组长熏陶和培养出来的成员则应该分担更多的传授责任。我也属于这其中的一员,协助课题组长培养研究生自然义不容辞。对于新加入的研究生成员,首先需要对科学研究中涉及到的实验设计、文章撰写等重要方面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对于每一项技能不断地进行针对性的提升。这些都是创新的基础。 

  在团队后来者的身上,我有时能够看到自己以前或现在的影子,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并不厌其烦地拟定并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其实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求索。同时,自己决心上下求索的精神也能够逐渐感染一众有所共鸣的后来者,就这样,团队中的每个个体都不辞辛苦,继往开来,最终,整个团队一定是生机勃勃,努力奋进。其实这一点不仅仅有益于科研工作,甚至对于自己应对琐碎的生活也具有相同的指导意义,从而对于平衡自己的科研工作以及生活有极大的帮助。 

  科学的发展,创新是源头,求索和传承是创新需要的基本态度,在团队中求索和传承得到鼓励也是我的幸运,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科研团队中继续求索更多的知识精华,继续传承更加有力的创新精神。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