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网讯(记者 石云 通讯员 刘鸿光 朱光著 摄影报道) 9月22日晚22:30分,央视10频道《走近科学》栏目中播出《古洞水晶鱼》专题片。
“水晶鱼”是泸西阿庐古洞 “透明鱼”,学名“透明金线鲃”,属鱼类鲤科。因其通体透明、骨骼及脏器清晰可见而得名。目前在全国发现唯泸西独有,仅分布于泸西城郊的阿庐古洞、皮家寨龙潭和坝兴龙潭。古洞透明鱼历史悠久,最早有文字记载是明朝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解一经所撰《阿庐洞记》。1991年6月,在阿庐古洞的地下河出口处采到2尾透明鱼,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银瑞、杨君兴教授研究,确定该鱼是金线鲃属的一新种,以最早记载的俗名命名为“透明金线鲃”。2006年县水产站从皮家寨龙潭涌洪水时捕捉到三尾“透明金线鲃”,经该站室外金线鱼训养繁殖,现其中一尾长约3厘米,另外两尾长约6厘米。
为进一步探明泸西“水晶鱼”,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践博士、洞穴鱼类专家赵亚辉与中央电视台编导李杨琛及央视记者一行来到泸西阿庐古洞,对古洞内的“水晶鱼”进行进一步的跟踪探访和研究,制成专题片,在央视10频道《走近科学》栏目中进行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