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设施)举办2025年第三期用户学术交流会
2025-04-30 来源:设施办 作者:

428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灵长类设施”)召开2025年第三期用户学术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毛炳宇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疼痛科主任马柯教授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黄佑庆教授共同主持,特邀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广州医科大学、昆明动物所等单位的六位专家作主题报告,围绕神经疾病机制、神经调控、脑机接口、生物材料及镇痛药物研发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探讨。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学生和来自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专家参与交流。

昆明动物所姚永刚研究员系统介绍了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及灵长类设施,探讨了其在解析脑疾病机制和研究表型与遗传关联中的关键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韩勇研究员围绕脑内神经环路调控摄食行为的双端机制展开论述,系统解析了从肥胖到厌食的病理神经基础;昆明动物所赖仞研究员重点阐述了AI辅助的高活性镇痛环肽药物设计策略;上海新华医院纪运博士展示了基于机械--生物耦合水凝胶的闭环脑机接口系统在神经性疼痛诊疗中的跨物种研究成果;广州医科大学吴可可教授分享了功能化多酚基粘合剂、多酚基水凝胶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生物医学创新应用;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尹昱博士介绍了基于核磁共振的无创钠离子动态检测技术及其在疼痛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与科研人员围绕非人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的应用、神经环路干预的临床转化路径、脑机接口的跨物种适配性、水凝胶材料的规模化制备等展开热烈讨论。

会后,报告专家们实地参观调研了灵长类设施和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以及赖仞研究员实验室平台。多位专家表示,期待依托国家级平台,与昆明动物所进一步深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疼痛诊疗及再生医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重大疾病治疗策略的实质性突破。

会议现场

专家作报告

调研交流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