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一行调研昆明动物所
2025-11-03 来源: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办公室 作者: 欧潇潇

10月31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一行访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并在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设施)进行调研和交流座谈。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灵长类设施主任姚永刚研究员、副主任毛炳宇研究员,以及所内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加了调研和交流座谈。

姚永刚研究员首先全面介绍了昆明动物所灵长类国家级平台的总体建设与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灵长类设施试运行重要进展。在专题报告环节,张亚平院士以《社交障碍动物模型新体系》为题,分享了基于家犬模型的社交障碍疾病研究新体系和相关研究进展;程和平院士则以《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看见生命力》为题,系统介绍了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的建设情况和成果,以及依托设施发起的“数字生命”大科学计划。

在交流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技术融合、未来合作方向、以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未来能推动双方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研项目协同申请、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共同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利用大科学装置群的优势,为解决脑科学、重大疾病等前沿领域的核心问题提供强大支撑。

程和平院士一行还实地调研了灵长类设施的各核心科研技术平台,详细了解了设施在灵长类动物模型创建、饲养管理及科研技术服务方面的运行细节,参观了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

本次调研交流活动,不仅为昆明动物所与北京大学相关团队之间搭建了高水平对话的桥梁,也为未来双方强强联合、开展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灵长类设施也将持续面向国家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致力打造开放、共享的高水平科研重地。

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设施)是国际一流的开展全尺度、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灵长类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的大型综合研究设施,已在灵长类动物模型构建与疾病机理解析、灵长类动物遗传图谱与脑进化、灵长类干细胞、灵长类胚胎操作与发育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并有效支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等一批项目的实施以及一系列高水平论文的发表。设施将继续为国家科技任务做好科研保障,为抢占灵长类资源研究与创新利用全球制高点发挥支撑作用。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由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建,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等参建单位共同建设。设施建设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全尺度图像数据整合系统。设施可通过光、声、电、核素、电子等模态的融合,实现从埃到米、从微秒到小时的跨尺度结构与功能成像,为我国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先进的、全方位的观测手段,促进我国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创新发展。

会议合影

现场参观

会议现场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