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7日至8日,在中国科学院建院76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昆明专场“春城科学π”活动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教场园区成功举办。活动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通过“嗨剧场”“科研零距离”“创工坊”“科学之美创新展”“科创荟”五大板块的数十场精彩活动,汇聚了中国科学院、云南省、昆明市在生命科学、天文、生物多样性、前沿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春城公众打造了一场兼具科学性、趣味性与互动性的沉浸式科学嘉年华。活动吸引了数千名市民和学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科学氛围浓厚。
活动开始由昆明动物所党委书记李心祥的致辞,他在讲话中强调,科学节不仅是科研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科学家精神与公众科学梦想交汇的平台,科普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而是“科学精神”的传承,是创新生态的涵养。为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春城力量!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云南广播电台、昆明市科技局等各单位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科研零距离”板块成为活动焦点。韩占文院士以《太阳月亮星星的故事》为主题,带领观众仰望星空;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的6位研究员及一线科研工作者分别就《蝙蝠的超能力》、《蘑菇除了涮火锅还能有啥用?》、《陨石——太阳系的信使》、《绚烂多彩的植物化学》、《热带雨林探索的奥秘》、《探秘我们的太阳》等主题展开讲解,语言生动、内容前沿,拉近了公众与科研工作的距离。同时,活动特别开放了有毒动物研究、细胞遗传物质分析、视觉科学等3个方向的实验室,让观众得以近距离观察有毒动物、探索遗传物质的奥秘,让公众直观感受科研工作的严谨与魅力,实现了科研与大众的“零距离”对话。
“嗨剧场”成为本次活动的热门版块。来自云南省、昆明市各级单位的科普团队,带来了《冷冻计划》《空气的魔力》《未来电话亭》《电磁撞上污水——洱海守护进行时》《染坊里的新故事》《机器狗“贝贝”的探索之旅》《现代隔空传奇》等一系列科普展演,将深奥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互动演出,引得现场掌声与惊叹不断。
“创工坊”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地。蝴蝶生境制作、滇金丝猴冰箱贴绘制、趣味科学“镓”、动植物DIY制作等动手项目,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户外空气炮互动更是将物理原理转化为震撼的视觉体验,激发了不少青少年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科学之美创新展”集中呈现中国科学院创新展,科学家精神展、《诗经中的动植物》、电镜摄影展、曾孝濂科学绘画等5个主题展览,将科研成果与传统文化、艺术创作相结合,展现科学的人文底蕴。现场展映的纪录片《天边的黑颈鹤》,更引发了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深度思考。而“科创荟”展区则汇聚了14家单位的科技成果,从液态金属互动到太阳黑子观测,从科普大篷车机器狗展演到图书文创,让公众直观感受到科技如何服务生活、推动发展。
本次活动是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一场规模宏大、互动性强的全民科学嘉年华。它不仅将前沿科学成果从实验室推向公众,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递了科学精神,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营造热爱科学的社会风尚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昆明动物研究所将继续推动科普与科研深度融合,搭建更多科学家与公众对话的桥梁,为国家的科普事业与创新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活动合影

启动仪式

院士及专家报告

嗨剧场展演

科创荟

创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