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灵长类设施”)举办2025年第八期用户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特邀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田仰华教授作学术报告。会议由昆明动物所姚永刚研究员主持。
田仰华教授以“抑郁症及非自杀性自伤的神经调控临床研究”为题,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中,田仰华教授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其团队在抑郁症电休克治疗机制及非自杀性自伤神经心理机制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他重点介绍了基于多维度研究方法,包括神经心理评估、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及动物实验,在探索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神经机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了优化治疗方案的潜在路径;同时,从认知心理角度解析了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机制,并分享了物理干预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这类复杂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视角。这些系统性的研究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抑郁症及相关行为障碍神经机制的理解,也为精神疾病的临床干预与转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报告内容引发了与会科研人员与研究生的浓厚兴趣。在交流环节,大家就电休克治疗的神经可塑性机制、物理干预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非人灵长类模型在疾病机制机理解析中的应用等问题,与田仰华教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本次研讨会为利用非人灵长类模型探索认知神经科学及精神疾病的核心问题和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跨学科学术思想的碰撞。
学术报告后,田仰华教授还实地参观了灵长类设施技术支撑平台与实验动物饲养区,并与设施相关平台的科研和技术团队就今后可合作的领域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