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招生     首页 > 研究生/博士后 > 招生工作 > 博士招生
昆明动物所202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2025-10-21 来源:研究生处 作者: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与利用、遗传进化与发育、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疾病机理与药物研发、动物资源挖掘利用与病毒感染免疫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研究所设有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发育中心、灵长类中心、遗传资源中心4个研究中心,拥有遗传进化与动物模型全国重点实验室、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设施)、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P3实验室)、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动物种质资源分库)、天然活性多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昆明野生动物细胞库、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大型仪器区域中心(西南)、昆明动物标本库等国家或院级科研与技术平台,云南省西南及跨境生物多样性数据信息重点实验室、并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共建生物资源与疾病分子机理联合实验室。以及云南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监测站和云南大山包黑颈鹤监测站2个野外观测台站,与云南省共建昆明动物博物馆,馆藏标本近100万号。能够开展从分子、细胞、动物到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

研究所现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动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培养点,并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授予。研究所现有博士生导师43人。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计划

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直博生学制为6年。2026年预计招收博士生39人,分为推免直博生、硕博连读转博、普通招考三种方式。各专业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国科大实际下达计划后,研究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招生人数为准。同时,部分研究方向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简称“少干计划”)考生。普通招考博士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少干计划考生仍实行国科大统考(具体招生专业方向请点击下载“2026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按入学时间,分为春季入学招生和秋季入学招生。其中春季入学招生仅有硕博连读转博,秋季入学招生包括推免直博生、硕博连读转博、普通招考三种方式。季入学招生和秋季入学招生均占用2026年博士招生计划。

三、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普通招考的博士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20269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报到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获得本科毕业证但未获得学士学位证者不予认可。

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硕士结业证书且必须已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各培养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认证报告。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在学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否则不予报到注册。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及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或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或以上科研课题。

3.符合我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

通过全国统招统考录取的双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按应届毕业生以普通招考方式正常报名参加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最迟须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

单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方可正常报名并参加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四)我所部分方向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该专项计划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主要面向少数民族考生。除了须具备上述第(一)款中各项条件外,还须符合教育部关于2026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名考生的具体要求。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需要登录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管理平台进行骨干计划资格审核,具体申请流程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

1.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审核同意报考。

2.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其中,在职考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考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3.我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得以硕士应届生身份报考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

4.2026整个国科大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预计为10名左右,请考生慎重决定报考具体以教育部实际下达少数民族骨干博士计划总数后学校确定的各专项计划数为准。

5.专项计划未尽事宜,执行教育部此专项计划相关政策与要求

(五)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直博生)。已被确定接收的直博生,必须参加全国推荐免试研究生网上报名,无需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招生网报。

(六)本校全日制优秀在学硕士生报考硕博连读转博的,按我所当年的具体通知要求报考;非全日制在学硕士生不得以硕博连读转博的方式报考。定向考生不得以硕博连读转博的方式报考。

(七)本科毕业于国科大且参加1+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计划的考生,按照签署的培养协议进行博士招生网上报名并参加相关培养单位的考核或考试。

)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在网报前,考生要与拟报考的导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整个博士招录过程中,若导师认为本人不适合指导某学生,导师有不录取该学生的权利。

四、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

所有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和普通招考考生(含申请-考核制方式考生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必须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网上统一报名。考生在网报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中国科学院大学和研究所网上报名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网上报名时间

春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251020-1031日。本次网报只有硕博连读转博考核报名(生源范围为第五学期本校在学硕士生,即2023年秋季入学硕士生),没有普通招考的招生方式,具体报名通知详见网报公告。逾期不再受理补报。

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25128-202619日。本次网报包括硕博连读转博考核报名(生源范围为第四学期本校在学硕士生,即20249入学的学术型硕士生)和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考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网上报名方式:

请考生登录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ucas.ac.cn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两种类别之一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在普通招考类别中报名,进入系统后在考试方式栏中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3.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研究所研究生处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博士报考材料目录(下载样表)

2202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下载样表)

3)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4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2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专家推荐书(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博士招生栏目的资料下载下载,由推荐专家填写后寄至报考的培养单位招生部门,也可密封后由考生转交);

5)本科及硕士课程成绩单(授课单位或档案管理单位盖章)、最后学历及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6)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件);

7)获得境外学历人员须提交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复印件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在学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并在报到前查验学历证书和认证报告的原件和补交复印件);

8)往届毕业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交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报告。

9)英语等级证书及成绩单复印件,如大学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等;

10)能证明学术水平的其他材料,如发表的学术论文首页及作者信息页、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报告摘要、专利授权页、学术获奖情况等。

11报考申请-考核制考生还需提交一份用英文撰写的研究计划:包含对报考专业、研究方向的认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兴趣及研究计划。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由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审核通过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或系统截图报考定向就业少干计划的考生在系统填报时定向就业单位名称需与法人单位公章对应名称一致。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按本章程条第()款的规定以及报考培养单位的要求提交其他有关材料。

硕博连读转博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及研究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详见后续通知)。

4.研究生处组织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查后,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自行网上打印准考证。在复试阶段将对报考资格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网上报名时,考生应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和报考类别(定向或非定向)等重要信息。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相关信息,学校也不再受理修改信息的申请。

五、普通招考考试方式

1. 我所普通招考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申请考核制考生考试科目应分别选择:第一单元(1006 申请-考核制外国语)、第二单元(2001 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第三单元(3001 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同等学力考生(含“申请-考核”制)除了必须参加政治理论课笔试外(在初试时进行),还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加试的科目名称和测试范围以及具体时间、地点等另行通知。政治理论课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考生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参与研究所的申请考核制考核,须参加全校统一考试。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2.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外国语(语种以各培养单位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和不少于两门的业务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外国语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业务课研究所自行命题。

3.初试时间

外国语:2026328日上午8:30-11:30

政治理论:2026329日下午2:00-5:00

专业课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328日下午和29日上午,具体以准考证上的时间为准

4.复试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另行通知。

七、“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

研究所普通招考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报名时间与秋季入学博士报名时间相同。完成网上报名后须于2026112日前将报名材料邮寄或交至研究生处(以寄到日期为准)。具体考核安排如下:

(一)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分为形式审核和学术审核两部分。

1.形式审核:研究生处负责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核,包括对报考材料进行真实性、完备性、规范性等方面审核。符合要求的申请人材料进入学术审核。

2.学术审核:重点审查考生的专家推荐书、学习成绩单、学位论文、论文评议书和学位答辩决议书、发表的学术论文、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报告、专利、获奖情况以及考生的科研经历、研究兴趣、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等,全面衡量考生的能力和培养潜力。学术审核分为导师审核、专家组审核两部分,学术审核成绩=导师审核成绩×30%+专家组审核×70%。导师审核不合格的考生不能进入后续考核环节。

(二)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采用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笔试安排一门综合能力考核。面试时考生须准备不少于15分钟的PPT报告,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硕士期间学习和科研情况、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所报考专业前沿研究的理解,以及对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展研究的设想等。面试小组对其报告内容及答辩情况进行评分。

(三)申请考核总成绩

总成绩=学术审核×30%+综合考核笔试分数×10%+综合考核报告分数×30%+综合考核答辩分数×30%

八、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应作为复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状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政审)不合格者不得录取。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要求,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进行,由各培养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体检要求。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

九、录取和入学注册

1.招生工作小组根据考核成绩结合当年招生计划及体检情况进行录取。导师审核、综合考核答辩成绩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得录取。政审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也不予录取。

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全部属于定向培养,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录取数据上报后不得变更录取类别。

3.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普通招考考生,录取时必须转考生档案。未能将考生档案转至培养单位的,取消录取和入学资格。

4.被录取的考生应在培养单位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录取培养单位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5.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截至202691日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6.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直博生的,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截至202691日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者,或者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十、收费

国家计划内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10000/生,按学年收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各种专项计划录取的博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同上。

硕博连读转博考生经考核录取为博士生的,入学后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直博生入学时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

十一、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国科大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原则上均为全日制非定向。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中新疆班专项、青海西藏班专项、民族药专项录取的在职人员培养方式为非全日制定向,非在职人员为全日制定向。除上述专项外的普通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录取人员均为全日制定向。

研究所招收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形式为全日制。

1.博士生学制为4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

2.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博士阶段学制为4年,包括硕士阶段在内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3.通过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直博生,学制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十二、就业

非定向博士生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定向培养的博士生毕业时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十三、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提交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按教育部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十四、其他

1.考生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我校相关培养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无法被录取或复查不合格取消录取资格(入学资格)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章程如有与国家后续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节点)不符的事项,以上级单位新政策为准。


附件1-2026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pdf

附件2-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doc

附件3-报考材料目录(样表).docx

附件5-研究计划封面(样张).docx

附件4-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样表).doc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龙欣路17

邮编:650201

部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生处

联系人:陈老师、段老师

电话:0871-65110887

网址:http://www.kiz.ac.cn

邮箱:kizphd@mail.kiz.ac.cn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