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热点     首页 > 专栏 > 党风廉政建设专栏 > 往年党建工作学习专题 > 十七届五中全会及院创新2020 > 五中全会热点
十二五展望:大西南将从改革试验田迅速发展
2010-11-09 来源: 作者:
0
新华网成都11月3日电(记者侯大伟、张桂林、程群) 每天有600多架航班从四川盆地飞往全球各地,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登陆,“统筹城乡”“两江新区”“北部湾”一块块改革“试验田”释放激情——大西南,经过“十一五”的辉煌发展,已经不再是闭塞、落后的山坳坳。展望“十二五”,大西南将从“试验田”腾飞。

成都“统筹城乡”:探索“中国式的城市化道路”

打着紫红色的领结、穿着黑色的职业装,举止大方……这是几天前记者见到成都市双流县兴隆镇保水村村民汤炳琼的第一印象。

汤炳琼的另一个身份,是保水村一家名叫“玫瑰园”的农业休闲庄园接待部主管。每天按时上下班,每晚在家上上网,每月从银行卡里领取工资和奖金……而两年前,汤炳琼白天下田干农活,晚上回家还要养鸡喂猪。

在四川成都,有很多农民和汤炳琼一样,在短短两三年间,实现了从“农村妇女”到“企业白领”、从“庄稼汉”到“小老板”的身份转变。这种改变得益于成都市实施的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深化统筹城乡改革实践。

成都市自2007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创造性地展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统筹城乡改革推向“深水区”,也逐步创造出一个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生动局面。

据了解,汤炳琼所在的兴隆镇是成都市首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镇,早在2008年3月就开启了“确权颁证、还权赋能”为核心理念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资产收益权、农房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用权属证的形式确权到户,使之成为农民明确、法定的资产,实现农村资源向资本的转变,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在兴隆镇瓦窑村村民卢登万的家中,记者见到了他家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等权属证明。卢登万说:“我们农民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和房屋。如今有了这些法定证件,不仅吃了定心丸,也有可能变现了。”

卢登万所希望的“变现”首先是通过汤炳琼所在的“玫瑰园”农业项目实现的。确权之后,卢登万、汤炳琼等村民就将自家的耕地通过“双流县农村产权交易所”以每亩地每年1000斤大米市值的价格流转给了“玫瑰园”农业项目。卢登万说,他们家4亩地一年的流转租金有6000元左右,自己不用再做农活了,可以专心经营小生意或出去务工。

“农村产权改革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大门,各种资本向农村涌入,农民创造财富的渠道也在家门口打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李力行博士评价说。

农民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在发生深刻改变的同时,成都市也在积极通过实施“农民集中居住”计划,推动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兴隆镇瓦窑村村口,有一个灰白相间、绿树环绕的居民小区,这里就是兴隆镇的农民新居。六层高的小楼,水电气光纤全部铺通到户,小区外有活动广场、健身设施,小区内有超市、卫生站。“这里比很多城市小区还要好。”居住在这里的汤炳琼自豪地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成都市已经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和聚居点800多个,促进10万农户30多万人集中居住。

重庆“两江新区”:正在成为西部发展新“引擎”

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的重点新区,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新区。“设立两江新区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做强、做大重庆,为新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强大推力。”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说。

重庆拥有内陆地区唯一的“空港”加“水港”双功能保税港区,是西部航运中心,拥有面向西南的出海大通道,正在加快建设西部铁路枢纽,这些都是西部各省份可以充分利用的发展平台。实际上,重庆对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

去年11月,四川省政府明确要求环渝的达州、广安、泸州、资阳、内江、遂宁等地,努力成为重庆的“菜篮子”,引进重庆的“车轮子”,加快与重庆经济融为一体。今年4月,来自四川、陕西政商各界的代表齐聚重庆,共商加强联合,实现交通、流通、融通等“三通”,培育万亿级战略产业链,打造川陕渝“西三角”经济带。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管委会主任翁杰明表示,重庆将分3个阶段,用10年时间,把两江新区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聚集、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西部大开发的“标杆”。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认为,浦东带动了大上海发展,上海成为长三角的增长极;滨海新区带动了天津的发展,天津又牵动着渤海湾的发展;两江新区的发展必然带动重庆的大发展,进而推动西部的大开发大开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日趋紧密地联系着东南亚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北部湾顶端的中心位置,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等多个区域合作的交会点。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由于地处中国和东盟这两大经济体的接合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自贸区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内地省份可以通过这里走向东南亚,东南亚国家也通过这个‘门户’进入中国。

现在,在长达1595公里的北部湾海岸线上,临海而建的现代大型企业园区成为蔚蓝大海上的一道风景线。在这里,石化、钢铁、电子信息、核电、轻工食品、生物制药等临海产业正在布局发展,北部湾临海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7月30日,总投资近700亿元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正式开工,这是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23项重点工程之一,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将为北部湾经济区提供150亿千瓦时安全、清洁、经济的电力。

一批批产业园区的建设,带动了众多行业基地的形成。广西准备通过3至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以钦州、北海石化项目为重点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以防城港钢铁项目为龙头的区域性现代化钢铁城;以北海、南宁电子产业为主导的北部湾“硅谷”;以北海、钦州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核心的亚洲最大的林浆纸一体化基地;以钦州保税港区为重点的面向中国西南和东盟的功能强大的保税物流体系;在南宁打造全国最大的鞋城,在防城港打造全国最大的磷酸生产出口基地;建设以凭祥、东兴对东盟贸易为主的外贸基地。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