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世界银行“双壳类净化云南高原湖泊环境研究项目”在异龙湖实施
2008-01-11 来源:滇池项目组 作者:崔桂华|摄影:郑兰平、江艳娥、崔桂华、杨晓明
0

云南高原湖泊面临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2006年英国剑桥大学双壳类专家David Aldridge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向世界银行发展市场(Development Market简称DM)共同申请了“双壳类在净化云南高原湖泊水环境的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是在全世界25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的30个项目之一。在中国也是唯一的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人工干预利用土著双壳类对水体的过滤作用来净化水质,以探索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人工干预下的自然生态修复的新路。一个蚌每天可过滤40升水,并且可以在高密度条件下存活。蚌类通过沉淀水中固体小颗粒,取食有机物颗粒和藻类,从而使水体改善,增加水的透明度。使水体植物得到恢复,增加水生物的多样性。该项目实施是对恢复高原湖泊水质做出的一种新的研究和探索。
2007年6月15日,云南省环保局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设计实验的安全性召开了“项目开题论证报告会”。与会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实施不会给区域带来安全问题。首先,项目试验用的背角无齿蚌全部取自异龙湖周边的鱼塘、坝塘、水田,不会出现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及生态安全问题。其次,实验规模和范围较小,条件可以控制。在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组工作人员将根据设计方案每月到项目示范区进行监测考察,若出现死蚌将及时检出,避免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
项目选择滇池、洱海和异龙湖三个高原湖泊开展实验工作,实施的期限为一年。滇池和洱海工作分别于2007年1月和7月开展,异龙湖为最后一个工作点。在石屏县环境保护局和异龙湖湖管局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组在异龙湖共设三个点,分别为罗色湾、湖管站和坝心,占据水面300多平方米。
项目组成员,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崔桂华,带领硕士研究生江艳娥、博士研究生郑兰平,已于近期在异龙湖实施。按预期计划,9000个试验蚌已投放到项目示范区。该项目工作引起了地方电视台的关注,多次赴现场拍摄项目工作。

1. 标记蚌并测量生长数据

Figure.1 Marking mussels and measuring growth data

2. 准备围网

Figure.2 Preparing fence

 

3. 暂养实验蚌

Figure.3 Stocking mussels

 

4. 围网

Figure.4 Preparing fence

 

5. 坝心项目示范区

Figure.5 Project Experiment Site Baxin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