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生活新报——九乡溶洞里的两大秘密
2013-01-16 来源: 作者:
0
提起九乡,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就会想起这个位于昆明东大门最大的溶洞,不过对于这些喀斯特集中的溶洞而言,暗河也是众多的地质奇观中的一类。从最大个体盲鱼到三脚洞暗河熬硝台的发现,九乡暗河除了揭示喀斯特这种南方独特的石灰岩地质奇观外,还隐藏着更多的秘密,这里面包括盲鱼的成因和彝族火药使用的历史。

九乡盲鱼个体最大者长达16cm

困扰在宜良九乡头上的最大谜团就在于盲鱼和暗河的关系,根据当地史料和流传来看,旧时当地村民多进“溶洞”、“地河”捕鱼,其中也有发现“头尾相类、无眼”等记载。

而九乡盲鱼正式被发现,是在1983年,当时九乡活体盲鱼展示在全国尚属首例,盲鱼被发现后即被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按照名录记载,九乡盲鱼是目前发现的盲鱼种类中个体最大者,长达16cm。

盲鱼是否只是地下洞穴和暗河中才有,根据盲鱼最初的进化记载,盲鱼多为长期生活在溶洞暗河里而双眼退化所致,其体由于长时间无色素积淀,而体质透明。从这点来看,洞穴环境也是盲鱼眼睛退化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那么,盲鱼和暗河之间是否存在双生的关系呢?

就在全国最大的盲鱼发现地—九乡的暗河,它也是省内发现暗河最多的一处。就目前发现的暗河系统来看,九乡的暗河共有4条,总长为13公里,为目前云南已知最大规模的暗河系统,而在今天的九乡,还有专门被称为盲鱼洞暗河的一条地下河流。

“从目前来看,其他非洞穴环境并没有发现盲鱼的先例,溶洞和暗河的确可能是盲鱼存在的最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有研究分析盲鱼的进化原因后显示,不过盲鱼和暗河是否存在“双生”互存的关系,却始终没有直接的论证。

无阳光环境是盲鱼基本成因

其实,就近些年盲鱼的发现来看,多数基本上和暗河相关联,包括09年在阿庐古洞发现的盲鱼在内,也是与溶洞和暗河等喀斯特地质现象有关。

据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专家崔桂华介绍,盲鱼是生活于洞穴或地下水环境中并表现出一系列适应性特征的鱼类。这些特征包括眼睛退化、色素消失、鳞片数目减少或消失,而感觉系统高度发达等。它们终生生活在无阳光的环境下,发生适应性演变而形成一群特殊的鱼类,共有全盲、半盲、眼显著变小等多种类型。由于盲鱼独特的生存环境、离地表深浅及不同穴居类型,形成不同亚科的盲鱼,历来都是中外鱼类学专家争相研究的焦点。

其实生活在云南暗河中的透明鱼,早在500多年前的《阿庐洞记》中就有记载,并以最早记载的俗名命名为透明金线鲃。这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洞穴鱼类的确切文字记录,并被当地人世代传诵流传至今。透明鱼通体透明,身上血管清晰可见,鳃部鲜红,很是漂亮。背部有一个发达、向前的锥状突,这是适应黑暗环境的特殊感觉器,具有部分代替触须、侧线的感觉功能,因终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已退化为盲鱼。

看来,无阳光环境基本上是盲鱼进化发生的定论。而九乡盲鱼在暗河中被证实发现,也似乎更是证实了这种言论。

暗河食物链为盲鱼提供食物

分析盲鱼存在的另外一个环境原因,还在于其食物链,根据动物研究专家的考究,盲鱼食物链的主要来源为浮游生物和洞穴动物的粪便等。从云南分布的喀斯特地貌来看,溶洞和暗河的存在,浮游生物和穴居动物的大量存在,也似乎为盲鱼的食物链提供了最主要的论证标准。

在记者的采访中,当地旅游单位的工作人员称,九乡的暗河除了盲鱼外,还有其他洞穴生物存在,蝙蝠也是这种洞穴生物最多的一种。今天九乡暗河景区中,蝙蝠粪便落入水中形成的夜明砂也是主要的观景内容之一,“蝙蝠主要取食蚊虫,而蚊虫极细的眼球很难被消化掉,随着蝙蝠粪便排出之后,极少形成晶莹反光的细粒。”当地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目前夜明砂比较罕见,不过蝙蝠在暗河溶洞的存在,成了为盲鱼存在提供食物链等环节的依据。

“我们知道洞内蝙蝠昼伏夜出,在洞外捕食昆虫后,回到洞内排泄的粪便,通常是洞穴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形成了独特的洞穴生态系统食物链。”研究专家杨剑表示。

“但自从九乡开辟为旅游区后,游客剧增,白昼洞内五彩缤纷的景光灯、游船撞击声、游客喧哗声,一改昔日寂静黑暗的环境,洞内蝙蝠和鱼类均受到直接和间接的生存干扰。”杨剑曾提出过这样的疑问,蝙蝠减少导致洞穴鱼类食物链断裂,会不会影响盲鱼的种群?灯光的存在会不会使盲鱼眼睛变盲的规律逆向发生?这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动物学专家。

而作为省内盲鱼最集中的九乡溶洞和阿庐古洞,或许这样的问题会一直存在。

猜测

熬硝台的历史与彝族的关系

1熬硝台揭示彝族使用火药历史?

作为盲鱼的栖息地,宜良九乡的溶洞暗河系统同样存在其他的未解之谜,最大的一个就在于三脚洞暗河中发现的熬硝台。作为该景区的景点之一,这个熬硝台也事关九乡居住的彝族使用火药的具体历史时间的秘密。

在今天的三脚洞暗河中,暗河中程,有一个开阔的厅堂,最宽处达到百米以上,在厅堂内部,弃土堆积成山丘。经考古初步鉴定,此为当时居住在此处的彝族先民熬硝的遗迹。由于硝石历来和火药使用有关,这也被看成是彝族使用火药历史的一个重大例证。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目前的发掘仅限于表层近代的痕迹遗存,对于当地居住的彝族先民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火药,也一直是一个谜团。

其实,对于彝族火药使用历史,最明显的例证就在哀牢山彝族在清朝使用的“葫芦飞雷”。根据考究,我国哀牢山彝族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领先创造的手投葫芦飞雷,比西方国家出现的手榴弹早了半个世纪。

而最初的记载是彝族先民将火药使用在狩猎上,根据典籍记载,十八世纪,彝族已经把火药用在狩猎生产上,改进了原来的抛掷猎器。而哀牢山出产火药的重要原料火硝、硫黄、木炭,以及铅、铁等矿物,当地又种植葫芦,这为展现彝族火药使用水平的“葫芦飞雷”提供了物质条件。

如果按照彝族成熟使用火药的记载,云南地区的彝族成熟使用火药历史应该在18世纪以前,而作为当时占统治地位更多的滇中一带的黑彝,对火药等的使用时间也应该相应提前才对。

2暗河实为当时彝族先民制硝基地?

在更早的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著作中,在当时诸葛亮平定南蛮的过程中,当时的部落民族已经有火攻等手段,这也至少证明了当时的少数民族先民在利用火器上面,已经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根据宜良当地撒尼人的传说,其先民最先在洞穴发生过火堆爆炸的事情,从而懂得了火药的制作,“洞内有硝石,再加上火堆余烬留下的木炭,再碰到溶洞天然存在的硫磺,这是最早火药发明的直接途径。”研究人员分析,从这点来看,九乡彝族使用硝石和火药的历史,也应该是云南少数民族先民较先的一个群体。

九乡熬硝台的发现,似乎是为当地的彝族使用火药的历史提供了更直接的一个论证,而另一个论证是,熬硝台最宽处达百米以上,生产规模之大,很有可能是当时彝族先民主要的产硝基地。

还有就是文字方面的例证,在彝语中,硝被称为“者”,而在九乡,目前有称“大比者”、“小比者”的村落比比皆是。“如果按照彝语者的意义来看,宜良的九乡区域,至少应该是彝族先民存在过的一个主要火药原料产地。”宜良县文史馆工作人员给记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但是,新的迷局却并没有停止,在生产技术并不高的古代,低矮的暗河中如何进行硝石的开采冶炼?当时的人如何保存运输?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而对于暗河中存在熬硝台的事实,恐怕也要将当地发现并利用暗河的历史再往前推了。

生活新报 记者 陈辉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龙欣路17号  邮编:650201
电子邮件:yangxi@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1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20号